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追忆梅葆玖大师言传身教指导孩子们学习京剧的往事
发布日期:2017/4/21 14:53:20 | 浏览次数:9314 来源:王钰/特力集团
又是一年四月天,这是一个倍感思念的季节。“梨花开,春带雨……”的优美旋律不时萦绕于耳边。离去年4月25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大师辞世,已近一年了。可似乎觉得他仍未远去,那张慈眉善目的笑脸亦栩栩如生犹在眼前一般。
“师父跟很多艺术家不一样,别人更多是把台上东西玩好就好了,而他却有更多的社会关怀和对于文化的传承意识。去年3月还在两会上提议,希望今天的孩子们能够多听京剧、练习书法,并且能够认识繁体字……”
听着梅派第三代男旦传人胡文阁在回忆师父时说的这段话,再联想到我们所认识的梅先生,不禁油然而生诸多感慨。梅先生不仅仅精于打磨、追求自己作品的完美呈现,更多的还是不为名利,不辞辛苦,甘愿身体力行践行着对京剧的传承,尤其特别注重培养、呵护孩子们对京剧的热爱之情。
我们与梅先生也仅有过两面之缘,在这短暂的经历中,却深切感受到了梅先生那高贵的精神风尚和他所独有的儒雅艺术大家风范,以及他与身俱来的对京剧艺术那种强烈的挚爱、无限的呵护与传承发展的使命感。
与梅先生的两次相遇均是在女儿思霓参加国家大剧院京剧夏令营期间。那是2011年的暑假, 经过近一个月的全国招募、报名、初试、复试层层选拔,“2011国家大剧院少儿京剧夏令营”小营员名单正式确定下来,孩子们也从全国各地赶往北京。8月3日,国家大剧院在小剧场举办了夏令营建营仪式。也正是在这次建营仪式上, 我们第一次见到了京剧界的“大腕”级人物——梅葆玖大师,他担任夏令营的艺术顾问。现在回想起来,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初见时的那种激动与兴奋!更为出乎意料的是,如此泰斗级的大家,竟然甘做绿叶,来为这些刚开始学习京剧的小毛孩们亲自作指导,还带来一众京剧界名家,如梅兰芳基金会秘书长周铁林(北京京剧院原副院长)和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京剧《赤壁》执行导演石宏图(北京京剧院原院长)作为夏令营的特邀嘉宾制作人及导演,以及梅派传人胡文阁、梅兰芳基金会副秘书长叶金援等,倾力为孩子们搭建起了如此之高的学习平台。
至今,对当时的场景仍是记忆犹新。那天的建营仪式上,梅先生首先从“国运兴、文化兴、京剧兴”几方面说明了京剧艺术发展的状况,高度肯定了国家大剧院举办少儿京剧夏令营的意义。而后诚挚地告诉在座的孩子、家长及媒体:“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学习京剧,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京剧艺术近距离亲密接触,体味京剧,来了解我们国粹京剧浪漫、写意、空灵、唯美的艺术品格,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让孩子们受益终身,从而引发他们对民族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家大剧院所做的这件事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已年近古稀,但仍愿意为京剧的将来擂鼓助威,尽我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说完,他便起身,带着自己的学生胡文阁,在现场一同为小营员进行了唱腔和身段的示范与指导。
除此之外,梅先生还常常为夏令营活动献计献策,义务做宣传。在他的积极倡导与热心联络下,夏令营储备了异常强大的师资力量,不仅有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胡文阁等诸多京剧名家举办的大师课,还有侯美、谭娜、张凯、张少鹏、张建峰、苏从发、张云等众多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授课。孩子们很幸运, 得到了实打实学习京剧的宝贵机会,接受到京剧艺术正规的启蒙教育。
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排练,在孩子们即将于8月25日晚登上国家大剧院小剧场舞台首演的那天下午,当时已经77岁且那段日子身体也不太好的梅先生又顶着炎热的暑气,早早来到了大剧院后台化妆间,给孩子们鼓劲打气,告诉孩子们要放轻松,将平日排练的东西全部拿出来就圆满了,并亲切地跟大家合影。孩子们都非常感动,也很兴奋,登上舞台时,个个精神饱满。《定军山》《打龙袍》、《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娘》、国家大剧院少儿版新编史诗京剧《赤壁》等剧目及经典选段轮番上映,“惊艳”亮相。孩子们或幽默滑稽、英勇果敢,或从容淡定、缠绵悱恻。一个多小时的演出高潮迭起,叫好不断,不少选段甚至还出现观众轻声合唱的场景。
连续两天的两场汇报演出没有让观众失望。大剧院小剧场摇身变为古色古香的戏楼,华丽唯美;通过光影结合的技术手段,将著名京剧大师的表演画面与现场演出结合,虚实相生,观众们也静静感受着京剧的传承。
梅先生希望京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浓厚兴趣。他正是以自己以身作则,细致入微的传帮带行动影响着年轻一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今梅先生虽已逝去,但他穷其一生,甘为人梯、全心培养年轻一代,致力于促进京剧文化和传承梅派艺术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存了下来。某种程度上,这已不仅仅是继承并发展了一个京剧的流派,更像是复兴了一种审美:谦和、优雅,没有大江东去的悲情与炫技的演绎,一切都圆融随意、波澜不惊,却在暗香涌动中流露出骨子里的坚持与韵味。正如他生前提出重排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中所吟唱的“梨花落,春入泥……”梅先生身上这些人文与艺术的精髓及品质都将在无形之中感染熏陶着年轻一代去学习传统文化和传承国学修养,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